close


  拎著個大包,走出Nice機場,原本約好來接我的友人還不見人影,搭了接駁車到了第一航廈,外頭就是公車巴士轉乘站。在有著大玻璃窗的候車室裡,微涼的Nice的空氣還是讓我打了個哆嗦,“好吧,反正今天老娘有時間跟你耗,既來之則安之”,看看外頭來來往往的公車和稀稀疏疏的游人,享受旅途中難得的一絲平靜。


船和海

  
  我對Antibes的印象,可以用船和海兩個字來形容。

  從尼斯機場到Antibes的巴士路線基本上是沿著海線走,離海岸最近的是条鐵路線,想象坐上這傍海而行的火車,該是多美的旅行。下了巴士正式宣告到達Antibes時,路上看到的是北法國所見不到的大大小小棕櫚樹。當時天色漸暗,我倒記不清是否回啦啦家途中看到海灣中的那點點帆影了。

  旅行中是絕對少不了吃的,尤其今天是聖誕節,就看東道主准備了些什麼好東西,已飢腸轆轆的我現在可是可以吃下半隻火雞。

  我也不賣關子了,端上面前來的正如你所見,一人是一盤肥嘟嘟的蘭州炒面,上面還有顆肥嘟嘟的大蒜,配上沁涼的啤酒。“好吃!”友人的手藝果然歷久不衰,美味不在話下,但我也著實流了兩滴大汗:也許我這次南法之行在吃的方面,所將體驗的是祖國大陸五千年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。




  “五分鐘到海邊,”這句話還真不是吹牛的,友人月租五百歐元的“豪華”公寓套房就位在Antibes市中心,到各處去玩的交通也十分方便,游玩的日程非常有彈性:一早看了看天氣預報,今天的蔚藍海岸標上了一朵烏雲,無辜的太陽只露了三分之一臉,今天就索性先玩玩Antibes吧。


  其實跨過了兩個街口,就到了停滿帆船的海灣Port Vauban了。有著高高桅杆的帆船密密麻麻地停泊在港內,也許是因為聖誕節,今天倒沒見到有人出海,孤單的桅杆們也顯得冷冷清清。就在這Port Vauban還舉辦過Yacht Show, 不知道那時的港邊又是怎樣的風光。




  拿著相機繞著Port Vauban,看到的除了帆船和帆船就是有錢人的大游艇,話題也一直在“有錢人還真多”和“到底多少錢能夠買一隻這種游艇”之間打轉。港邊空地還數艘有全新游艇在買賣展示中,寥寥無幾人的港邊,我們是唯一的過客,雖然好奇,但我們僅限於交頭接耳的猜測,並沒有勇氣走向前去詢問價格。

  漫步在港邊,瞧見海邊山丘上有個龐大的石建筑,在地圖上找了找,找到一個星形忍者飛鏢的標志,寫著Fort Carré,也就是方形碉堡。走把,讓我們尋找方堡去,尋找方堡內的故事。



  繞了港邊一大圈,終於找到前往碉堡的入口在體育場邊。體育場上的草坪,即使在冬天仍然堅持著它的綠,就像場邊奔跑的小朋友,在微弱的陽光溫暖下,依然揮洒這汗水練著足球。是什麼樣的理由,給了小草小朋友堅持的勇氣?走著想這,頓時一片湛藍大海在眼前豁然開朗,啊,原來如此,原來是Antibes的海讓他們在海天交際之處看到了夢想。

  我呢?在這片海看到了什麼?

  我看到了海草耶,清澈的海水中海草清晰可見。終於接近地中海的我,興奮的跑到岩石上,我的蔚藍海岸五日耶誕行,就此揭開序幕。





海邊的忍者飛鏢


  碉堡的所在就在一條叫“海邊的路”的路上,走上海灘邊前往碉堡的小徑,海灣全景漸漸落后在身后,眼前出現的是碉堡高大厚實的石壁,與之相呼應的是另一旁像勇者的仙人掌叢。

  入口處雖然是開著,裡頭還停了輛汽車,但是售票處前的廣場卻冷風颼颼唱著空城計,讓人懷疑今天是否是開放日。想一想,如此冷清也是無可厚非,今天來參觀碉堡就不就如同大年初二逛安平古堡。買了票,吃了些海風,到了時間果然有導游帶著一批七八人的隊伍結束了上一梯次的參觀。

  “恩,大年初二還是有人看碉堡的”,才嘀咕著,我兩的身后來了三人外國游客加入我們的參觀。

  這一梯次雖然才五人的小隊,導游可是double累,三個外國人明顯不太懂法語,全程必須以英文講解,我反倒是法語懂得清楚,這下得煩請導游說完一遍英文后馬上用法語再向我們播音一次,到結束后,都感覺她都有"嗽聲"了。

  導游帶著我們上了石梯,經過粗糙的走道,才算真正進入了Fort Carré的內部。Fort Carré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,這個小半島的地方原本隻有一座塔,但是由於16世紀Francois I年代的法國和西班牙在爭奪歐洲霸權,尤其對於當時還不是法國領土的Nice,Antibes的地理位置便變得十分重要,之后的法國國王也不斷擴建,在園塔四周增建了四個角型的"bastion",成為了后來忍者飛鏢狀的防御性碉堡。

  @_@; 糟糕,英文和法文都不好,不知道這些名詞是什麼意思。好吧,就趁這次碉堡之旅來一次機會教育,碉堡的建築設計值得一提,那我就邊走邊講唄。

→ Bastion: 有人翻譯成“棱堡”,因為bastion是在城牆處突出,形成一個像三角形一樣,加強了力度的防御工事。Fort Carré是在兩面城牆交接處突出建了四個尖三角狀的bastion,才變成了忍者飛鏢狀。

→ Fort: 就是Fort Carré的Fort,是為了防御邊界或某個城市的建築工事,裡面當然是放士兵用的,跟放公主王子的城堡(chateau)不一樣。


  那這個碉堡可以容納多少人呢? 戰時可以裝二百士兵,平時則有五十兵,看起來規模不大,可是它的地理位置在當時可是超級重要。Fort Carré的不但可是看到與Nice的戰略性邊界的Var河,也個可以腑望Antibes城,特別是監控它的港口的制高點。

  但它在1860年,Nice納入法國的版圖之后,基本上就英雄無用武之地了。噢,不,1983年007拍片還來這裡取景過,導游還特地介紹了一道上有鐵釘、前有小吊橋的橡木門,看過片子的人一眼就認得出來。

  碉堡的正中央像是個透天的天井四周有一些已經廢棄、空無一物的格間,如廚房內,只剩下兩個灰塵覆蓋的灶孔,另還有的走道通往各個bastion部分。導游領我們到其一bastion的內間,裡頭設置有模型,導覽,講解碉堡建筑的材料。注意到牆壁上有一個洞,原來是烤面包的地方,雖然現在是老久的石室,但曾經在熱騰騰的面包出爐時,也是滿室飄著麥子香呢。



  一旁打著燈的碉堡模型,終於讓我看到了碉堡的全貌,只不過為什麼要把碉堡建成這種可愛的形狀呢?是設計師一時的突發奇想,抑或有什麼特殊的理由?


→ Star Fort, 或Trace Italienne: 出現於15世紀中期,其實防御要塞建筑成星形的style在火藥和大炮出現后很常見。做成有很多三角形的bastion,可以在大炮攻城是不會直接讓城中心受到致命傷害,不像是中世紀傳統的城防在大炮下不堪一擊。

→ Orillon: 在bastion靠主堡的兩側,城牆向內縮,有兩個尖端呈弧狀的角,就是orillon,說是能夠保護bastion的側面受到炮火的縱向射擊。

→ Poivrière: 是胡椒瓶,bastion上的胡椒瓶就是尖端處的哨亭,看起來以為是關禁閉的地方說。

→ Embrasure, 或Bouche à feu: 也就是炮眼,炮眼就是放炮的地方咯,不是冲天炮啦,是大炮。

→ Magistrale: 有沒有發現,城牆在這條線以上是直的牆,以下就是斜的,敵人要爬上來很難吧。

  



  碉堡大約只有三、四層樓的高度,我們順著塔的內牆的石階向上爬,不一會就到bastion上頭,海風沁涼地吹來,Antibes地港和市區也展現在眼前。


  相較於導游的解説,我們似乎更喜歡自由地沉迷于那遠處海岸綫旁漫步滑過的火車,海港内整齊排列挺直桅杆的帆船,以及深藍海洋中迎著白浪朝著碉堡進攻的船隊的想象。

  就像老人經歷風霜粗糙的皮膚,我手掌撫過一面城牆,微微刺痛,仿佛感受到了他的不甘。原來它是一位老兵,完整沒有彈炮損害的城牆是它的恥辱,士兵是為戰鬥而生的,穿著傷痕累累的軍裝為國犧牲纔是無上的光榮,現在的它只能在此和平之世對我們細細敍述當時的故事。



護城老牆


  原本是要到老城區走走的,但走了兩條街區,就覺得沒意思了,法國的老城區不就是那個樣嘛。

  還是被海風吸引,走到了海邊的城牆旁。十六世紀所建的城牆至今還包圍著有狹小街道的Antibes老城。



  沿著海岸綫的城牆的人行路,我們聆聽著底下海浪拍打岩石的聲音,迎面吹來的是微寒的乾燥海風,對面路旁小樓房前栽種的亞熱帶植物的花朵,含苞地點著頭,幾輛小客車低速地駛過,小心翼翼地不打擾這幅畫面。

  一邊走著一邊讓手心在城牆的彩色磚頭上輕輕的撫過,粗糙刺痛的觸感是唯一令人還有身處現實世界的感受,因爲每一步,都是悠閒的;每一個呼吸,都讓人神清氣爽;甚至每個小心落水的警示牌,都讓人覺得可愛,這就是在Antibes錯感受到的大海的心吧,如此廣闊,溫柔如夢。

  走到這裡的瞭望平臺,可以清楚看到遠處的沙灘了,在不久的夏天,這裡應該會有五顔六色的大陽傘駐扎,呵護著傘下戴墨鏡塗了防曬油的美麗女人。平臺下,有個隱蔽的歷史與考古博物館(Musée d’Histoire et d’Archeologie),探頭一看,門可羅雀,人們還是像我們一樣喜歡自然的風勝於太多理性的展覽吧。



甜甜的耶誕



  回程時可愛的巧克力櫥窗吸引了我的目光,廣場上的巨大聖誕樹也開始閃爍著光芒,忽地提醒了我:對了,今天幾號啊?聖誕節已經悄悄的過去了啊,除了幾通問候的電話,今年還是照例被聖誕老公公忘記了?走,就趁商店關門前買個必吃聖誕木材蛋糕和肥吱吱的牡蠣,算是犒賞今年的努力的聖誕大餐吧。



大姐8 @ Antibes


[ 書籤順便看 ]
Yacht Show: 在今年也堂堂邁入第二個年頭,感覺就像是有錢人的豪華盛宴。
看看衛星圖

View Larger Map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oDeJ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